2020-06-03
作为一名研究消费行为领域的吃瓜群众,不由自主地把垃圾分类这项工作,代入成了一种“消费行为现象”——政府是商家,居民是消费者,垃圾分类就是服务,政府想着办法,尽快促使居民接受并完成这一项服务的消费。那么,作为商家端的政府,在推进这项工作中,遇到的阻碍会有哪些,分别对应的措施会是什么?上海市政府在这些方面又做得如何呢?垃圾分类推广的好不好,关键在哪?我们不妨可以套用消费行为的相关模型来进行一番分析。
近小半年来,被垃圾分类的话题狂刷屏,各类解读,各类调侃,各类方法工具,简直是一场生活盛宴。看到最接地气的一条评论——垃圾分类做得好,在魔都怕是会成为“招女婿”的新热门标准之一。可见,这对大家的影响有多大,势必推进的阻碍也不会小。
当然,从自上而下的角度,只是投入时间与成本的问题,毕竟珠玉在前,加上国人智慧的加持,所有阻碍都不是事儿。不过,理性来看,在当前阶段,要成功扭转居民的生活习惯,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好,阻碍还是存在的。在众多阻碍中,拜尔曼觉得,解决居民对垃圾分类这件事的动机问题,是最棘手的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选择用“福格行为模型”来尝试分析一下。通常一个行为发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,如下图:
动机:需求是否足够强烈
能力:发生行为的条件门槛容不容易达成
触发:有没有外界的刺激提醒来触发
只有这三个条件都达到一定的程度,跃过了上图中蓝色的线,才会使得行为发生。有任何一个因素够不到那条线,行为都不会发生。——那政府都分别在这个条件上做了哪些事情?效果如何?
1.“触发”这个层面
这是最容易开展的。各类宣传措施(领导发话、小区告示、上门签字、个人短信、垃圾筒边的大妈们……)全方位连番视觉、听觉轰炸,确保居民们都知道这个事情,不得以“不知者不罪”的借口逃脱……
2.解决“能力”这个层面
这是目前上海做得相当好的。当宣传工作铺天盖地进行的同时,广大居民的各种问题果然如山洪般集中爆发了:“扔在哪里?”“XX算什么垃圾?”,“没人教,没人告诉我标准,怎么分?”。——这能力问题达不到,那事情就不好办了,宣传再多都会被怼回去,罚钱教育也不在理啊。这个时候,各类能力层面的解决措施也就应运而生了:没地方扔,那就统一设置垃圾筒和垃圾袋;不懂怎么扔,那就各种教你:
小孩子抓起,反教育大人,就看你羞不羞;
按“猪”分类,来区分垃圾,就看你是不是连猪都不如;
小程序,APP齐上阵,随时随地分类可查,就问你懒不懒;
最后,垃圾筒边大妈们随时答疑“你是什么垃圾?”,直接现场教学,就问你是不是想挨训……
3.“动机”这个层面
这才是最难的。反生活习惯的做法,通常动机一定是弱的,因为人都是“趋利避害”的,有好处才会做,有坏处就躲开。垃圾分类这件事,本身就是一件比较“麻烦”的事,对个人来说,要花时间精力(分类处理的时间)、一定的成本(垃圾袋等),但短期个人的收益却几乎为零。
从经济人的角度,这种亏本买卖当然是不会发生的。市场暂时失灵的,就只有政府出手了,通过各种行政手段把原本弱的动机进行强化,软硬兼施:
软的方面:通过教育引导,不遗余力地宣传,特别是学校教育,逐渐把影响面扩大,把习惯培养起来,把环保的长远利益共识建立起来;
硬的方面:通过监督罚款等经济措施,对冲原本的避害成本,让不分类的成本变得更高,从而转向更低成本的做法。
垃圾分类推广的好不好,关键在哪?总的来看,上海在这次推行垃圾分类的事情上,还是能体现其“能力”的,萝卜+大棒的模式对于快速推进落实,也有实质性的作用。特别是在解决“能力”这一块,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垃圾分类难度,形成了全国上下群策群力的局面。但在“动机”这一层面,毕竟涉及“人性”,不同人的看法和想法各异,要去影响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且短期能解决的事。虽然有行政手段来保驾,但在监督方面要投入的成本也会是巨大。
最后,垃圾分类很快就要来到除上海之外的其他地方了,希望这项好的“服务”可以真正被居民们所接受,所以不论是哪个层面的解决方案,都希望可以不断涌现——当然,也希望大家在“动机”这个层面可以更形成统一的认识,环保是件长远的事,是件利大于弊的事。
留言